賽默飛NanoDrop Eight是一款高通量微量分光光度計,能夠在190~850 nm波長范圍內快速測定核酸、蛋白及其他生物樣品的濃度與純度。其核心優勢是:
微量上樣:僅需1~2 μL樣品即可完成檢測;
多通道檢測:可同時分析8個樣品,極大提高效率;
自動光程調節:通過0.2 mm與1.0 mm光程切換,覆蓋更寬濃度范圍;
直讀結果:自動計算濃度并提供純度比值。
在分子生物學實驗中,NanoDrop Eight廣泛用于DNA提取、RNA定量、蛋白純化質量判定以及下游實驗(PCR、測序、轉染等)的樣品質量把控。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是確保實驗結果可靠的關鍵。
質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在NanoDrop Eight檢測中起到以下作用:
保證數據準確性:減少因操作誤差、樣品污染或設備波動導致的偏差;
提升實驗可重復性:相同樣品在不同批次檢測中應得到一致結果;
確保下游實驗順利進行:高質量的核酸或蛋白樣品是分子克隆、轉錄組測序和蛋白質組學實驗的前提;
符合實驗室規范:科研與檢測機構需符合GLP、ISO等質量標準,NanoDrop檢測數據往往作為樣品質量憑證。
核酸:提取后應避免蛋白和鹽類殘留,可通過柱式純化或酚氯仿抽提進一步去除雜質。
RNA:需在無RNA酶環境中操作,保持樣品完整性。
蛋白:樣品緩沖液應透明無渾濁,避免含有過量去垢劑或高鹽。
每次上樣量:1.5~2.0 μL,確保完全覆蓋檢測窗口。
避免氣泡:氣泡會導致光路異常,造成結果偏差。
樣品混勻:濃度不均勻會導致不同孔位結果差異大。
檢測后清潔:用無絨紙巾輕輕擦拭,避免殘留造成交叉污染。
使用與樣品相同緩沖液作為Blank,扣除背景信號。
每一批樣品檢測前均需進行一次空白校正。
NanoDrop Eight采用氘燈與鎢燈組合光源,190~850 nm全覆蓋。
定期校驗光源強度,避免因燈絲衰減導致基線漂移。
確認自動光程切換功能正常,防止濃度過高時出現信號飽和。
選擇檢測模式(核酸、蛋白、多肽、熒光等);
進行空白校正;
依次加載樣品,獲取吸光度曲線與濃度數值;
系統自動給出純度比值和質量評價。
核酸:
A260/A280 = 1.8~2.0 → 高純度DNA或RNA
A260/A230 > 2.0 → 雜質少,適合下游實驗
蛋白:
A280吸收峰清晰,無額外干擾峰
濃度在實驗設計范圍內
NanoDrop Eight通過光程自動調節,保證了高濃度與低濃度樣品的準確檢測。但仍需遵循:
樣品濃度應在0.1~1.5 A的線性范圍;
結果最好取三次測量平均值,減少偶然誤差。
核酸:
A260/A280 < 1.8:蛋白或酚污染
A260/A230 < 2.0:鹽、碳水化合物或緩沖液殘留
蛋白:
280 nm有明顯吸收峰,若在230 nm有額外峰值,可能為緩沖液干擾。
不僅要看數值,還需查看光譜:
DNA/RNA應在260 nm有明顯吸收峰;
蛋白應在280 nm有峰;
若出現異常雙峰或雜散峰,應懷疑有污染。
原因:上樣不均、氣泡、窗口未清潔
解決:確保移液準確、及時擦拭檢測窗口
原因:樣品降解或濃度超出檢測下限
解決:檢查樣品完整性,必要時濃縮處理
原因:蛋白污染
解決:柱式純化去除蛋白殘留
原因:鹽或有機溶劑殘留
解決:乙醇沉淀或二次洗滌
原因:窗口殘留物或交叉污染
解決:每次測量后徹底清潔
明確NanoDrop Eight檢測的標準操作流程
包含:開機校準、樣品制備、上樣規范、數據記錄、清潔維護
使用標準DNA或BSA溶液進行方法學驗證
每月進行一次光源校準,保證結果穩定
所有檢測結果需保存至LIMS或數據庫
保證數據可追溯,符合實驗室質量管理要求
新進實驗人員需經過NanoDrop操作培訓與考核
定期復訓,減少人為操作偏差
NanoDrop Eight作為高通量微量分光光度計,在核酸、蛋白及多種生物樣品的質量檢測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結果不僅用于濃度測定,更是下游實驗成功與否的重要前提。
要實現可靠的檢測,必須在以下環節實施質量控制:
樣品制備與上樣的規范化;
空白校正與光源穩定性的監測;
數據解讀中的純度比值與光譜曲線分析;
實驗室SOP、校準、數據管理與人員培訓的制度化建設。
通過全流程質量控制,NanoDrop Eight不僅能提供快速高效的檢測結果,更能保證實驗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為科研和臨床應用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