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儀器的校正是確保測量數據準確可靠的關鍵環節。賽默飛分光光度計BioMate 160作為一款精密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化學、環境和制藥等領域。由于實驗樣品濃度往往需要通過微小吸收差異來判斷,如果儀器未經過嚴格校正,就可能導致結果偏差,甚至影響實驗結論。因此,定期和規范的校正是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保證數據準確性:通過校正消除儀器本身的誤差,確保吸光度和波長讀數與真實值一致。
維持儀器穩定性:長期使用后,光源衰減、光柵位置偏移、檢測器響應變化等都會導致測量誤差,校正能夠恢復穩定性。
符合標準規范:多數檢測方法和行業標準要求在樣品檢測前必須進行儀器校準,以確保結果的可比性。
提高實驗可重復性:校正能減少不同批次實驗之間的系統誤差,使結果更具一致性。
賽默飛BioMate 160分光光度計通常涉及以下幾類校正:
波長校正
目的:確保光柵輸出的單色光波長與儀器顯示的波長一致。
方法:利用已知吸收峰的標準物質(如氫氧化釹濾光片、全程校正標準溶液)。
吸光度校正
目的:確保儀器的吸光度測量與理論值或標準參考一致。
方法:通過校正標準濾光片或標準溶液進行。
基線校正
目的:校正系統噪聲與背景吸收,保證測量以零點為參考。
方法:在無樣品比色皿或空白溶液條件下執行。
光度線性校正
目的:驗證儀器在不同濃度區間內的吸光度響應是否保持線性。
方法:使用一系列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進行測量。
雜散光校正
目的:去除非目標波長光對測量的干擾。
方法:采用特定濾光片或標準溶液檢測雜散光并進行修正。
確認BioMate 160已經預熱(通常需預熱30分鐘),保證光源穩定。
檢查光源壽命指示,若氘燈或鎢鹵素燈使用時間過長,應考慮更換。
確認比色皿室清潔,無灰塵或溶液殘留。
波長校正濾光片(如氫氧化釹濾片、鈥氧化物濾片)。
吸光度校正濾光片(中性濾光片或鈷、鉻標準溶液)。
高純水或實驗要求的空白溶液。
干凈的石英比色皿。
打開BioMate 160操作界面,進入“校正”或“驗證”功能模塊。
選擇所需校正項目,確認參數范圍。
打開儀器并預熱。
將氫氧化釹濾光片放入比色皿架。
設定掃描范圍(200–800 nm)。
執行掃描,記錄濾光片吸收峰。
將實測吸收峰位置與標準參考波長(如279.4 nm、362.0 nm、585.2 nm等)對比。
若偏差超出允許范圍(通常±1 nm),則調整或重新校正。
放置空比色皿,執行基線校正。
將標準中性濾光片置于光路中。
測量其在指定波長下的吸光度。
與濾光片標定值比較,若差異超限則校正系統光度因子。
在比色皿架中放置裝有溶劑的比色皿作為空白。
設定目標波長或全波段掃描。
執行“零點調整”功能,使儀器輸出的吸光度曲線在基線上接近于零。
配制一系列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如重鉻酸鉀)。
分別測量其在特定波長下的吸光度。
繪制濃度-吸光度標準曲線。
驗證曲線是否保持良好線性(R2 ≥ 0.999為佳)。
選取對特定波長光高度吸收的溶液(如氯化鈉溶液)。
在該波長處進行測量。
如果檢測到透過光強度大于零,說明存在雜散光,需要校正光路。
比色皿清潔:使用前需用去離子水沖洗并擦干,避免指紋和殘液造成干擾。
操作規范:插入濾光片和比色皿時動作輕柔,避免刮傷。
環境條件:避免在強光直射、溫濕度過高的環境下校正。
標準物質保存:濾光片和標準溶液應妥善保存,避免老化或污染。
數據記錄:每次校正結果應記錄存檔,以便追蹤和審核。
波長偏差大:可能由光柵機械結構松動或濾光片老化引起,應檢查并更換。
吸光度不穩定:可能因光源燈管壽命接近極限或比色皿污染,應及時維護。
基線漂移:檢查光源預熱是否充分,以及樣品室是否清潔。
線性不佳:可能因標準溶液配制誤差或比色皿光程不一致導致。
雜散光高:需要清潔光學系統或聯系廠家維修。
每日:進行基線校正與空白檢查。
每周:進行波長和吸光度驗證。
每月:完成光度線性和雜散光檢測。
每半年或一年:進行全面校正,必要時請專業工程師維護。
核酸定量:在檢測DNA/RNA濃度前,需先進行波長與基線校正,確保260 nm的準確性。
蛋白質分析:吸光度校正保證280 nm處的讀數可靠,避免濃度計算偏差。
水質檢測:光度線性校正有助于確保低濃度污染物檢測的靈敏度。
賽默飛分光光度計BioMate 160的校正步驟涵蓋了波長、吸光度、基線、光度線性和雜散光等多個環節。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校正,可以有效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與穩定性。校正不僅是一種操作程序,更是質量控制的核心環節。通過科學的校正管理和定期維護,BioMate 160能夠長期保持最佳性能,為科學研究與應用檢測提供可靠的保障。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