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是一種常用的分析檢測手段,其準確性不僅依賴于儀器性能,還與樣品的性質、處理方式和操作規范密切相關。賽默飛分光光度計BioMate 160作為一款高性能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醫學、環境及食品檢測中。為了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研究者在使用BioMate 160前必須嚴格遵循樣品制備與檢測要求。本文將對BioMate 160的樣品要求進行系統性梳理,以指導實驗人員更科學地開展檢測工作。
BioMate 160主要面向液體檢測,其典型樣品包括:
核酸樣品:DNA、RNA、寡核苷酸溶液。
蛋白質樣品:總蛋白溶液、重組蛋白、多肽溶液。
酶反應體系:酶底物、產物及緩沖液組成的反應體系。
化學溶液:各種有機和無機溶液,如金屬離子顯色反應體系。
部分固體樣品可通過溶解、萃取或稀釋后檢測:
藥片及膠囊:經提取液溶解后進行定量。
食品粉末:蛋白粉、維生素粉需溶于適宜溶劑。
環境樣品:土壤、沉積物需通過酸消解或有機溶劑萃取。
細胞裂解液:適用于蛋白和核酸的定量。
血液與血清樣品:需去除雜質與蛋白沉淀。
發酵液與培養基:檢測代謝產物和營養成分。
DNA與RNA檢測常用范圍為2 ng/μL – 2000 ng/μL。
吸光度值在0.1–1.0之間時,定量結果最為可靠。
若濃度過高,應進行10–100倍稀釋,避免吸光度超出線性范圍。
紫外吸收法(280 nm):適用濃度范圍為0.1 mg/mL – 10 mg/mL。
比色法(Bradford、Lowry等):線性范圍一般在1 μg/mL – 100 μg/mL之間。
若樣品濃度過低,可通過濃縮或延長檢測時間提升信噪比。
常見顯色反應產物的檢測濃度范圍為μM – mM級。
建議檢測前繪制標準曲線,以校正濃度與吸光度之間的關系。
BioMate 160常用比色皿體積為1 mL – 3 mL。
標準光程為1 cm,特殊情況下可選用0.5 cm或2 cm光程比色皿。
對于貴重或難以制備的大分子樣品,可使用微量比色皿(50–100 μL)。
微量比色皿需保持樣品液面覆蓋光程窗口,避免氣泡干擾。
建議樣品體積**≥1 mL**,保證反應體系在長時間檢測中蒸發損失較小。
石英比色皿:適用于190–1100 nm全波段,推薦用于核酸與蛋白質檢測。
玻璃比色皿:適用波長大于320 nm,不適合紫外區檢測。
塑料比色皿:適合一次性檢測,波長范圍受限(≥230 nm)。
使用前必須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清洗并晾干。
避免殘留物或劃痕影響透光率。
樣品需保證透明無雜質:
使用0.22 μm或0.45 μm濾膜過濾。
對懸濁液需進行離心(12000 rpm,10 min)。
比色皿中氣泡會導致光程不均勻,建議檢測前輕輕震蕩或離心。
緩沖液:常用Tris-HCl、PBS等。
有機溶劑:乙醇、甲醇可用于某些小分子檢測,但需注意溶劑本身吸收峰。
對高濃度樣品進行稀釋,使吸光度保持在線性范圍。
對低濃度樣品使用離心濃縮或膜超濾。
樣品溫度應保持室溫,避免因溫度差異導致光譜漂移。
樣品應盡快檢測,避免因氧化或降解影響數據。
使用多個樣品時,盡量保持同一緩沖體系,減少背景差異。
在動力學實驗中,需先進行空白對照,確保體系穩定。
可能原因:樣品濃度過大、氣泡干擾。
解決方法:稀釋樣品,檢查比色皿內是否有氣泡。
可能原因:樣品濃度過低、光程不足。
解決方法:更換長光程比色皿或濃縮樣品。
可能原因:樣品中有懸浮顆粒或操作不穩定。
解決方法:過濾或離心去除雜質,確保樣品均勻性。
可能原因:緩沖液或溶劑本身吸收。
解決方法:在相同條件下進行空白對照。
核酸與蛋白樣品可置于4 ℃冰箱中保存數小時至數天。
對于不穩定的化學樣品,應現配現用。
核酸樣品可在-20 ℃保存數月。
蛋白質樣品可添加甘油或保護劑,置于低溫保存。
避免反復凍融。
添加適量抑菌劑或抗氧化劑。
隨著科研需求的增長,BioMate 160在樣品處理和檢測方面可能會進一步優化:
自動稀釋系統:減少人工操作誤差。
智能檢測模塊:自動識別樣品類型并推薦檢測條件。
微量檢測技術:降低樣品體積至納升級,滿足前沿研究需求。
賽默飛分光光度計BioMate 160作為一款應用廣泛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對樣品的濃度、體積、容器、前處理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要求。只有嚴格遵循樣品制備規范,才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重復性。科研人員在實驗中應結合不同檢測需求,靈活調整樣品處理方式,使BioMate 160的性能得到充分發揮。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