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te 160是賽默飛公司推出的一款全波長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廣泛應用于分子生物學、藥學、環境科學及材料學等研究與檢測領域。它以穩定的光學系統、便捷的操作界面和多功能的應用模塊而受到實驗人員的青睞。雖然儀器具備較高的自動化程度,但用戶在日常使用中仍需形成科學、規范的操作習慣,以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儀器的長期穩定運行。
檢查電源與環境:操作前需確認實驗室電源電壓穩定,避免與大功率電器同一線路,減少電壓波動對儀器的影響。環境溫度建議保持在20~25℃,濕度控制在60%以下。
預熱時間:開機后應至少預熱15分鐘,讓氘燈和鎢燈達到穩定的工作狀態,這樣可以減少基線漂移和信號噪音。
自檢步驟:利用儀器的自檢程序檢查光源、波長校準和檢測器狀態,確保開機狀態正常后再進行實驗。
比色皿選擇:紫外區實驗應選用石英比色皿,可見光區則可使用光學玻璃比色皿。不同材質混用可能影響結果。
清潔規范:每次實驗前后都要用去離子水或乙醇清洗比色皿,并用無絨紙輕輕擦拭。避免手直接觸碰透光面,以免留下油污影響透光率。
上樣量控制:樣品體積一般保持在比色皿容量的2/3~4/5,避免液面過低或過滿導致光程不一致。
空白對照習慣:實驗前必須測量空白樣,以建立基線,避免溶劑或容器吸收對結果造成干擾。
功能選擇:BioMate 160具備吸光度、透過率、濃度、動力學、DNA/RNA測定等模式。操作前明確實驗目的,避免誤選功能。
波長設定:測定單一組分時應根據其最大吸收峰設定波長;若為多組分分析,應依據參考文獻或預實驗確定多個特征波長。
自動保存習慣:每組數據測定完成后,應立即保存至本地存儲或U盤,以避免因操作失誤或斷電造成數據丟失。
命名規范:文件命名應包含樣品編號、日期和實驗類型,保證后期追溯方便。
比色皿放置方向一致:保證透光面始終朝向相同方向,避免因比色皿壁厚差異帶來誤差。
避免氣泡:上樣時要注意排除液體中的氣泡,因為氣泡會引起散射光干擾。
樣品混勻:在上機測定前需充分混勻樣品,避免沉淀或分層造成讀數不穩定。
重復測定:對重要樣品至少重復測定3次,取平均值,提高結果可靠性。
DNA/RNA濃度檢測:
在260 nm測定核酸吸收峰,同時參考280 nm處蛋白吸收峰,自動計算純度比值。
建議每次檢測均加入對照組,以便校正。
蛋白定量實驗:
使用考馬斯亮藍法、雙縮脲法等時,要建立標準曲線并定期更新。
注意試劑的保存條件和有效期。
動力學實驗:
設置自動間隔測定時間,保持反應體系溫度恒定。
養成實驗結束后立即導出曲線的習慣,避免丟失實時數據。
光源管理:氘燈和鎢燈屬于易耗件,應避免頻繁開關機,建議一天的實驗集中在同一時段完成。
清潔儀器表面:每周用干凈的軟布擦拭外殼,防止灰塵進入。
比色皿架維護:定期取下比色皿架進行清理,防止樣品殘留腐蝕金屬部件。
定期校準:至少每半年使用標準濾光片進行波長與光度校準,保證儀器性能穩定。
建立電子檔案:將每次實驗的原始數據、分析結果和實驗條件統一保存,形成完整的數據庫。
備份習慣:實驗室應設立數據備份制度,建議將數據存放在兩處以上。
實驗日志記錄:操作人員需養成及時記錄實驗條件的習慣,包括樣品編號、測量參數和異常情況。
基線漂移:開機未充分預熱或環境溫度變化過大會導致,應耐心等待穩定。
比色皿殘留:比色皿未徹底清洗干凈,殘留雜質會引起光散射。
樣品濃度過高:吸光度超過1.5會造成檢測器飽和,應進行適當稀釋。
操作不一致:實驗人員不同的上樣方式會引起差異,應統一規范。
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不僅能保證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還能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BioMate 160作為精密光學設備,其性能發揮依賴于環境條件、操作流程和使用者的細致程度。實驗人員的規范化操作,也能提升實驗室整體的管理水平,為后續科研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礎。
賽默飛BioMate 160分光光度計的操作習慣涵蓋了從開機預熱、樣品準備、測量步驟到數據保存、儀器維護的全流程。養成科學的操作方式能夠有效避免誤差、提高效率,并保障實驗室的長期穩定運行。無論是科研人員還是檢測人員,都應在日常實驗中不斷強化這些習慣,做到嚴謹、細致、專業,從而真正發揮儀器的最大價值。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