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實驗之前,首先需要確保GENESYS 50光度計的各項功能正常。儀器在使用前應進行定期校準,確保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校準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開機與預熱:首先開啟GENESYS 50光度計,并讓其預熱一段時間,通常為15分鐘。預熱能確保儀器內部的光源穩定,有助于提高測量的穩定性。
選擇波長:根據實驗需求,選擇合適的波長。GENESYS 50允許用戶在200至1000納米的波長范圍內進行設置,可以精確到1納米。選擇合適的波長對于測量結果的準確性至關重要。
零點校準:使用空白溶液(通常是溶劑或對照樣品)進行零點校準,確保儀器的基準值為零。這一步驟是測量任何樣品之前的必做工作,它消除了背景干擾,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標準化校準:使用標準溶液進行儀器的校準。根據不同的實驗,選擇適當的標準溶液,調節光度計的讀數,以確保其在測量時的準確性。
樣品的制備是實驗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賽默飛GENESYS 50要求樣品的光學特性符合一定的條件,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樣品準備要求:
溶液配制:根據實驗需要,將待測物質溶解在適當的溶劑中。溶液的濃度應該在儀器測量范圍內,通常濃度較高的樣品需要進行稀釋,以避免光度計的測量超出范圍。
樣品容器的選擇:使用適合的比色皿(通常為石英或玻璃容器)。比色皿的形狀、尺寸和材質可能會影響光的透過,因此要確保比色皿無劃痕,清潔且干燥。
空白溶液:空白溶液通常用于校準光度計,并且作為對照樣品進行測量。空白溶液的成分應與實驗樣品一致,但不包含待測成分。
樣品制備完成后,可以將其放入光度計進行測量。此時,確保所有的設置都已正確配置。測量步驟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設置測量模式:選擇適當的測量模式,GENESYS 50提供了多種模式,包括單波長吸光度模式、波長掃描模式等,用戶可以根據實驗要求選擇合適的模式。
插入樣品:將準備好的樣品溶液裝入比色皿,并確保容器的清潔無指紋。將比色皿放入光度計的樣品室,確保比色皿與光路對齊,以避免因角度偏差導致的不準確讀數。
讀取數據:在選擇了合適的波長和測量模式后,按下“測量”按鈕,儀器會顯示樣品的吸光度或透過率。根據需要,可以記錄樣品的吸光度數值。
在波長掃描模式下,儀器將自動掃描一定波長范圍內的吸光度并輸出吸光度與波長的關系曲線。這可以幫助用戶分析樣品的光譜特性,如吸收峰值、吸收范圍等。
測量完成后,數據需要進行處理與分析。這些數據通常包括吸光度、透過率、濃度等信息。GENESYS 50支持多種數據處理功能,用戶可以根據實驗需求進行相應的分析。
定量分析:如果已知標準溶液的濃度,可以通過比爾定律(Beer's Law)進行定量分析。儀器提供了自動計算濃度的功能,根據樣品的吸光度值和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進行計算,輸出樣品的濃度。
圖譜分析:在波長掃描模式下,GENESYS 50會生成吸光度與波長的圖譜,用戶可以根據圖譜的吸光度峰值、峰寬等特征進行進一步分析,了解樣品的組成或性質。
數據輸出與報告:光度計可以將測量結果輸出到計算機、打印機或U盤,生成實驗報告。報告通常包括實驗條件、測量數據、圖譜以及相關計算結果。
實驗結束后,為了保證GENESYS 50光度計長期穩定運行,需對儀器進行清潔與維護。定期的清潔和檢查能夠有效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并確保其測量精度。
清潔比色皿:每次實驗后,務必清潔比色皿,尤其是放置溶液的內壁。可以使用去離子水或適當的溶劑清洗,避免溶液殘留對下次實驗的干擾。
清潔儀器表面:用柔軟的無纖維布輕輕擦拭儀器表面,避免使用會刮傷表面的硬物或有腐蝕性的清潔劑。
定期檢查:定期檢查儀器的光源、光路、電子系統等是否正常運行,及時更換損耗的部件,如光源等。
在使用賽默飛GENESYS 50光度計時,有幾個常見的問題和注意事項需要特別留意:
波長選擇:確保選擇的波長能夠有效反映待測物質的吸光度。錯誤的波長選擇會導致測量數據失真。
樣品濃度:樣品濃度過高會導致透過率過低,儀器可能無法準確測量。濃度過低也可能導致吸光度過小,低于儀器的檢測限。為確保測量精度,適當稀釋樣品是必要的。
溫度控制:溫度對測量結果有一定影響,因此在需要高精度測量時,確保實驗環境的溫度穩定。
背景噪聲:實驗中可能會受到背景噪聲的干擾,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進行零點校準并保持實驗環境安靜,有助于減小噪聲干擾。
賽默飛GENESYS 50光度計為實驗室提供了一種便捷、精確的光學分析工具。通過合理的設備準備、樣品制備、測量數據處理和儀器維護,可以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和細心處理,以確保最終數據的高質量,進而支持各類科學研究與應用。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