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作為一種經典的光學分析方法,廣泛應用于化學、生命科學、醫藥研發、環境監測及食品檢測等領域。賽默飛(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推出的 GENESYS 40分光光度計,以其高精度、易操作和可靠性著稱,尤其適合教學實驗、常規檢測和中小型實驗室的應用。通過具體實驗案例的解析,可以更直觀地理解該儀器的優勢與使用價值。
波長范圍:覆蓋可見光區域,滿足常見吸收光譜檢測。
操作簡便:具備友好的觸控界面,支持一鍵測量。
數據直觀:實時顯示光譜曲線與吸光度數值,便于教學和研究人員使用。
該型號特別適合:
高校實驗教學
醫學檢驗基礎實驗
環境與食品檢測
藥物研發中的常規檢測
測定高錳酸鉀溶液的吸收峰位置。
探索光譜法在定性分析中的應用。
高錳酸鉀溶液在可見光區具有強烈的特征吸收峰,通過掃描吸收光譜,可以直觀展示物質分子結構對光的響應特性。
配制適宜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
將蒸餾水作為參比,放入比色皿架。
使用GENESYS 40進行全波長掃描(400–700 nm)。
記錄吸收峰波長及吸光度。
光譜掃描結果顯示在約525 nm處有明顯吸收峰。
峰值清晰,說明儀器光譜分辨率和掃描速度滿足實驗需求。
該實驗可作為教學中的典型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光譜吸收與分子結構的關系。
驗證比爾-朗伯定律,即溶液吸光度與濃度成正比。
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溶液吸光度A與濃度c呈線性關系:
A = εlc
其中ε為摩爾吸光系數,l為光程。
配制不同濃度的藍色染料溶液(如亞甲藍)。
選擇最大吸收波長處進行測定。
分別記錄各溶液的吸光度值。
繪制吸光度與濃度的關系曲線。
曲線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由斜率可計算摩爾吸光系數。
數據的重復性良好,證明GENESYS 40的檢測穩定性。
該實驗不僅驗證了比爾定律,還展示了儀器在定量分析中的優勢,適合基礎教學與科研入門。
利用分光光度法檢測蛋白質溶液的濃度。
蛋白質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在280 nm處有特征吸收峰。測量該波長下的吸光度即可估算蛋白質濃度。
取已知濃度的蛋白質標準溶液,測定其280 nm處的吸光度。
建立標準曲線。
測量未知樣品溶液的吸光度,代入曲線計算濃度。
標準曲線線性良好。
未知樣品濃度計算結果與實驗預期接近。
儀器的光源穩定性保證了紫外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該實驗案例體現了GENESYS 40在生物學與醫學研究中的應用,如血清蛋白檢測、酶學實驗等。
分析飲料中人工色素的含量。
食品色素在可見光區有特征吸收峰,通過比對標準溶液與飲料樣品的光譜,可確定色素種類及含量。
提取飲料樣品。
掃描400–700 nm的吸收光譜。
將結果與標準色素光譜進行比對。
通過定量計算確定樣品中色素濃度。
樣品光譜在特定波長處與標準色素一致。
定量計算顯示色素含量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該實驗展示了GENESYS 40在食品檢測中的實用性,可應用于質量監控與安全檢測。
測定水體中重金屬離子的濃度。
通過與顯色劑反應,重金屬離子在可見光區域產生特征吸收。吸光度與濃度相關,可用于定量分析。
采集水樣并進行預處理。
加入適量顯色劑,形成有色絡合物。
在最大吸收波長處進行測量。
與標準溶液結果對比,計算樣品中金屬離子濃度。
檢測結果顯示水體中污染物含量低于限值。
重復測定數據差異小,驗證了儀器的可靠性。
該實驗突出了GENESYS 40在環境檢測中的應用,尤其適用于常規水質監控。
在上述案例中,實驗流程大致相似:
樣品準備與參比溶液設置;
儀器參數選擇與校準;
樣品測定與光譜采集;
數據處理與曲線分析;
報告輸出與結果解讀。
GENESYS 40在整個流程中提供了高效的操作體驗和可靠的數據支持。
教學價值:高錳酸鉀光譜和比爾定律驗證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基本原理。
科研價值:蛋白質檢測案例展示了其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
產業價值:食品色素和水質檢測案例,體現了其在工業和環境監控中的實用性。
未來可結合自動進樣器,實現高通量檢測。
軟件將引入更多智能算法,實現光譜自動解讀與定量預測。
實驗結果可直接上傳云端,支持遠程教學與跨區域科研合作。
賽默飛GENESYS 40分光光度計以其操作簡便、光學穩定性高和數據可靠性強,在多個實驗案例中展現出卓越性能。從教學中的光譜演示,到科研中的蛋白質定量,再到食品與環境檢測的應用,該儀器均能勝任。通過這些實驗案例,可以清晰看到GENESYS 40不僅是一款基礎分析工具,更是實驗室日常工作的重要助手。
它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實驗數據的獲取,還體現在實驗流程的規范化與結果的可重復性。GENESYS 40通過這些應用案例,展現了從課堂到科研,從檢測到生產的全方位適用性,為用戶帶來了高效、可靠的實驗體驗。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