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默飛Wellwash系列洗板機是一類常見的微孔板清洗設備,廣泛用于ELISA實驗及其他需要精確清洗的免疫學與分子生物學檢測。Wellwash 1x12型號支持一次清洗一排孔(12孔),適用于標準96孔板。設備設計緊湊,操作界面友好,能夠通過設定清洗次數(shù)、液體體積、浸泡時間、吸液模式等參數(shù),滿足不同實驗方案的需要。
與人工清洗相比,Wellwash 1x12具有以下優(yōu)勢:
清洗一致性高:保證每個孔位受液體作用時間相同,減少人為誤差。
節(jié)省時間:一次可處理整排孔,大幅提升效率。
靈活性強:參數(shù)可根據(jù)不同實驗類型靈活調(diào)整。
殘液少:優(yōu)化的針頭設計和吸液模式,保證孔底殘液最低。
將設備放置在堅固、平整的實驗臺上,避免振動。
保持通風良好,遠離熱源和強光直射。
避免與強酸、強堿或有腐蝕性的化學品直接接觸。
使用符合要求的電源線,確保電壓與設備銘牌一致。
接通電源后,確保接地良好。
檢查供液瓶與廢液瓶的擺放位置,避免管路彎折或受壓。
清洗緩沖液需經(jīng)過過濾,避免顆粒堵塞針頭。
廢液瓶中應加適量消毒液(如含次氯酸鈉)以避免微生物滋生。
每次實驗前檢查液量是否充足,廢液瓶是否有余量。
Wellwash 1x12前面板設計簡潔,包含液晶顯示屏與功能鍵區(qū)。
液晶顯示屏:顯示運行狀態(tài)、菜單、參數(shù)設置及報警提示。
功能按鍵:通常包括電源鍵、上下方向鍵、確認鍵、返回鍵等。
狀態(tài)指示燈:用于提示設備是否正常運行。
進入菜單后,主要可進行以下功能選擇:
清洗模式選擇:板洗、行洗、列洗等。
參數(shù)設置:清洗次數(shù)、分配體積、吸液時間、浸泡時間。
程序存儲與調(diào)用:可將常用程序保存,便于快速重復使用。
以下為Wellwash 1x12的典型設置流程,用戶可根據(jù)實驗需求進行調(diào)整。
打開電源,設備進行自檢。
屏幕顯示主菜單,確認設備狀態(tài)正常。
檢查針頭是否在初始位置。
將待清洗的96孔板放置在板托上。
確認板托與導軌卡位吻合,避免偏移。
關閉蓋板或確認定位。
進入“程序設置”菜單后,依次調(diào)整以下參數(shù):
清洗模式
選擇“整排清洗”,即1x12模式,確保一次處理12孔。
清洗次數(shù)
常見設置為2–5次,根據(jù)實驗靈敏度與背景信號確定。
分配體積
每孔注入液體體積范圍通常為300–400 μL。
可根據(jù)孔板深度及實驗方案調(diào)整。
浸泡時間
設置0–60秒。若需要加強清洗,可適當延長。
吸液方式
選擇單點吸液或雙點吸液模式。雙點模式可進一步減少殘液。
針頭高度
調(diào)整進液針和吸液針的高度,使其貼近孔底但不接觸。
建議吸液針距離孔底約0.5–1 mm。
在設置完成后選擇“保存”。
輸入程序編號與名稱,便于后續(xù)調(diào)用。
可保存多個程序,滿足不同試劑盒要求。
從主菜單選擇所需程序。
按確認鍵,設備開始執(zhí)行。
在運行過程中觀察液體分配與吸液是否正常。
程序完成后,設備自動停止。
移除微孔板,檢查孔內(nèi)殘液情況。
若需長時間停機,應執(zhí)行“排空”程序,將管路內(nèi)液體排凈。
ELISA實驗
清洗次數(shù):一般選擇3–5次。
每孔體積:350 μL。
吸液方式:雙點模式,減少背景。
蛋白質(zhì)結合實驗
適度增加浸泡時間(10–20秒),增強沖洗效果。
細胞相關實驗
選擇柔和吸液模式,防止細胞脫落。
針頭高度略高于孔底,避免直接吸走細胞。
每次使用前后必須檢查供液瓶和廢液瓶,避免液路中斷或溢出。
使用低泡沫清洗液,防止氣泡影響吸液。
若發(fā)現(xiàn)某一行清洗不均,需檢查針頭是否堵塞。
程序參數(shù)需與實驗試劑盒說明書相符。
每次使用結束后執(zhí)行“清洗管路”功能,用蒸餾水沖洗至少3分鐘。
排盡殘液,保持液路暢通。
每周檢查針頭是否有沉積物或鹽晶。
每月檢查管路連接口有無滲漏。
定期更換廢液瓶內(nèi)的消毒液。
若顯示“壓力過高”,需檢查針頭或管路是否堵塞。
若出現(xiàn)吸液不完全,應檢查針頭高度或真空泵。
若運行中斷,應確認電源穩(wěn)定性。
Wellwash 1x12洗板機通過精確的參數(shù)控制,能有效提高ELISA及相關實驗的清洗質(zhì)量。用戶在設置過程中應關注清洗次數(shù)、體積、浸泡時間和針頭高度等關鍵參數(shù),并結合實驗需求進行優(yōu)化。合理的程序保存與調(diào)用能大幅提高重復實驗的效率。與此同時,嚴格的日常維護與定期保養(yǎng),可延長設備壽命,保證實驗結果的可靠性。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